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期正式发布。
《指南》的发布对于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利用和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南》明确,到2026年底,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标准应用示范案例,建成标准验证和应用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备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数据评价、数据服务能力评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绩效评估等能力的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指南》为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为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带来难得的契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技术总监丁洪昌说。
当前,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涵盖各协会、研究院所、咨询服务机构以及各行业和专业领域的标准化研究机构。
“机构应抓住这一契机,通过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技术研发、拓展服务范围、及时调整战略等方式,实现快速发展。”丁洪昌解释称,《指南》的发布确保了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的原则性、合规性、标准性,规范和统筹了第三方标准的独立制定和标准对接。随着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对于数据管理、评估、服务能力的需求都将进一步增加,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的市场空间也会随之扩大。比如,在国家数据标准体系支撑下,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可以借助高阶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北京中企华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刚也表示,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所长,聚焦分类分级的标准设定,精准发力,在《指南》各项标准逐步落地过程中实现快速发展。
“数据要素的发展需要具有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技术、数据流通服务及行业特性知识等的组织共同促进,需要集各领域所长的生态企业和机构支撑。《指南》正是从各个领域考虑数据要素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需要面临的问题,以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为主线,制定数据标准体系结构,涵盖面全、分类细致,具有清晰的领航作用。”李永刚说。
目前,各国政府和各国际行业机构越来越重视数据标准化建设,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家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化指引文件以及数据规范文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推动下,各国在财务、业务、税务、技术定义等领域也积极推动了数据标准的制定、协调和统一。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的提升也为数据标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数据要素市场尚在探索阶段
“制定标准是为了解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障碍,而不能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李永刚认为,标准的制定要以终为始、问题导向、按需牵引,既要全面、细致、明确地给予项目实施方足够的规范指导,又要注重特殊情况和特殊领域的兼容性。
他进一步表示,数据要素市场尚在探索阶段,由于前瞻性不足,需要多次修正、更新标准。因此,标准制定方在制定标准前要汇集已经具有实施经验机构的意见和障碍,如进行质量评价时,可能会面临电路图、地理信息图、卫星图、交通视频、音乐等非结构化数据,专业性强,具有行业壁垒。因此,需要召集行业专家共同探讨。
丁洪昌也表示,当前数据标准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跨领域的标准协调。从专业划分,包括财务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财务标准化包含准则、财务基础数据采集、账表披露格式以及财务指标计算等,而业务标准化则包含业务数据采集、业务流程规范和业务术语定义等。随着业财一体化的逐步规范,财务和业务的标准体系对接,成为企业发展和监管的难点之一。从行业划分,当前经济发展已经不局限于一个行业的独立运营,各行业之间的标准制定不统一,也是跨行业数据共享和应用的一大阻碍。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数据标准化发展面临包含数据源的多样性、数据接口的不一致性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不统一等挑战。由于技术的历史发展原因,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据存储存在差异,哪怕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组织中使用的数据也存在很大不同。数据源的多样性使数据标准化的工作变得复杂,推广阻力也非常大。跨行业的数据使用需求日益增加,不同软件公司采用的数据对接方式差异明显,整个数据链条难以实现贯通。同时,在安全方面,即使目前国家在数据安全方面已经有一些措施,但是在数据融合过程中的安全标准不一致也会导致数据使用困难加大。
“不同领域的标准化遵循政策不一致,也会带来标准化的协调困难。同时,业务、技术、管理多方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也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丁洪昌说。
致力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标准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李永刚介绍,根据《指南》的框架,资产评估机凭借深厚的评估基础和对资产价值形成机制的研究,能够在数据资产定价标准方面提供支持。这一支持全面覆盖了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模型、定价策略以及价格监测机制。
“在此过程中,严格挑选并应用合适的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至关重要。”他解释道,它们不仅是防范数据资产价值被人为夸大的关键措施,也为数据资产的定价、交易及融资活动提供可靠的参考基准。目前,评估方法使用比较多的是成本法、收益法,还要充分研究市场法的应用,以满足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需求,以及在数据资产定价、融资甚至投资方面充分考虑数据要素流通的过程、数据要素供需的诉求,确保标准制定既合理又能积极推进。
“资产评估机构也可以参与对价值评估的输入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如数据标准体系中数据资源环节的数据质量评价、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的收益分配制定等。”李永刚表示,数据要素服务领域是跨领域工作,需要综合多方面专业知识和经验。资产评估机构既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提升,也要借助专家力量,引用专业报告,保证工作成果的专业性,满足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过程中的高质量服务需求。
丁洪昌进一步介绍,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制定上,能够提供较大支持,包含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总预算会计和商业银行等部分。同时,在ERP软件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制定上也能提供一定帮助,包含公共基础、采购、库存、销售、资金、预算等多个审计模块,为统一审计规范、提高跨境审计效率和监管效能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在‘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主线层面,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标准制定是第一步,关键要推广应用,通过提升和创新促进‘流得动、用得好’。所以,会计师事务所除了采集和披露外,应当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通过标准化识别数据相关风险,确保数据的合规。”丁洪昌说,会计师事务所应与其他专业机构加强沟通,构建合作网络,通过科技、法律、制造等领域的数据对接共享,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责任编辑: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