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中国“一带一路”与会计文化交流
2024-09-06 00:00  来源:中国会计报  作者:陈林

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多年来,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其中,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重要成果文件。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断深化务实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到2023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8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往来的日益繁荣,促进了会计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反过来进一步助力跨国贸易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成效

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倡议获得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一带一路”的实践成效主要表现在塑造互联互通架构等4个方面。首先,“一带一路”塑造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其次,培育经济增长动能,积极建设开放共享的市场和探索产业升级。再其次,深化多元合作,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有效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输血”,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搭建合作平台,致力于实现“1+1+1>3”的合作效果。最后,构建新兴领域全方位合作平台,实现健康、绿色、数字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与会计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各项制度环境的支持,包括如政治环境、法治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正式制度环境,也包含语言、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大众心理等非正式制度环境。其中,会计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正式制度,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会计文化交流的目标是实现国家间会计信息的可比。

2019年,在中国财政部的倡议下,中国财政部、老挝财政部、蒙古注册会计师协会、尼泊尔会计准则理事会、新西兰外部报告委员会、巴基斯坦特许会计师公会、俄罗斯联邦财政部、沙特注册会计师协会、叙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越南财政部以及柬埔寨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等11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共同发起并对外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为平台,共同推进会计准则合作。

截至目前,合作论坛已在厦门举办五届。2019年11月7—8日,首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在中国厦门召开。本次合作论坛由中国财政部主办,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未来的计划,探讨了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合作论坛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后续每届的合作论坛中,与会代表均讨论了最新的会计实践问题,如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会计问题、费率管制、可持续报告准则、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ESG风险对传统财务报表的影响等。

从结果看,各成员依托合作论坛平台,积极分享准则建设和实施经验,充分交流准则研究成果,踊跃开展会计行业政策宣传,推动会计准则能力建设得到提升,促进会计准则体系实现共同发展,切实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营造了有利的会计环境。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持续深化多边双边会计交流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会计领域伙伴关系,不断扩大会计国际交流合作范围。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下的会计交流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准则建设和实施能力,定期召开合作论坛会议,相互宣传本国会计准则、法规和监管政策等,共同探索解决会计准则建设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日益繁荣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往来将极大地促进国家间会计文化交流,同时反哺国际经贸发展和资本流动,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