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信息化叩开内控建设“智慧门”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内控信息化建设侧记
2023-09-15 00:00  来源:中国会计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嘉亮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以下简称校院)财务处门口门庭若市的景象如今不复存在。线上办、高效办,让财务处不再是昔日业务处室口中的“设卡”处室。

“在校院内控体系搭建前,财务工作人员疲于应对‘为什么这部分不能报销’‘规章制度看不明白’等问题,报账慢、工作效率低,教职工意见比较多。内控体系搭建后,财务大数据平台将制度、流程内嵌到系统中,使得各个财务事项的办理流程、要求一目了然。”校院财务处处长王小梅谈及由财务大数据平台加持的内控体系时表示,“网上通办”不仅减少了人为干预因素,控制住风险点,而且审批效率提高了,让教职工将更多精力扑在以本职工作提升校院高质量发展中。

走网路“一把手”工程签审更高效

校院坚持党校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政治站位,把不断深化内部控制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的重要举措,列入“一把手”工程抓实抓细抓到位。

内控体系搭建既有来自外部监管的要求,也来源于内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王小梅表示,一方面,近年来财政部出台的系列政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在校院运维过程中,确实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等情况,让校院暴露在风险之中。

因为长时间的半信息化办公,“又要添一堆表格,这样搞有必要吗”的质疑声在内部控制体系搭建之初,不时从其他处室传来。在面临多个部门配合不佳的情况下,时任常务副校院长胡忠昭一句“有什么困难你提出来,我全力支持你”的话给了王小梅坚定做下去的信心。

校院于2018年底启动新校区建设工作,在克服诸多不利影响后,力争2021年7月前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硬件有了,软件必须跟上,要将一个崭新的福建省委党校献礼建党百年。”彼时,胡忠昭对一套以财务大数据平台加持的内控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规划。

为此,校院重点围绕人、财、物等经济活动,对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基建、合同六大经济活动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目标、范围和内容,把各项工作决策、执行和监督科学融入到业务流程管理各环节中。截至2022年底,共梳理优化业务流程97个、表单173张,编制形成了《校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2022年版),作为校院规范开展相关工作的指南,大大提升了可操作性,避免了制度难以落地等问题,有效推动校院内部控制从“立规矩”向“见实效”转变。

在推进内控体系建设中,信息化走网路的方式,扎堆式的现场集中报账现象消失不见了。

“以往业务部门在报销时,都需要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批,排队等候的事情时有发生。”王小梅表示,自移动应用APP投入使用后,支持手写签名、单据投递等相关操作,提供个人工资查询、报销业务查询等功能,广大教职工可以轻松使用移动终端随时进行访问,安全便捷地获取相关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处理,大大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

打通数据孤岛 将风险扎进牢笼

一套见实效的内控体系落地有赖于财务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智慧方案。

“在以往,预算、收支、采购、资产等模块是单独设立的,且都是人工管理,随着业务量和监管新要求的增加,财务处门口变得‘热闹’起来。”王小梅表示,为改变这一状况,在财务大数据平台筹建过程中决定要实现后发优势,破除财务与业务处室之间的数据孤岛现象,实现数据实时对接。

以校院财务管理的实际业务需要为出发点,以确保资金及资产运行安全为目标,通过财务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梳理、优化各项业务流程,量化、规范化各项管理规程,明确、细化各项业务的报批,实现了数据共享共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协同管理、全过程无断点衔接的目标。

财务大数据平台与校院统一信息平台、校院大数据平台等系统打通,进行数据交换。同时,该平台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贯通,包括业务的贯通、岗位的流转、责任的划分、环节的关联、单据的流转、信息的交互等,达到了业务的有效衔接、职责的区分和结合、数据的多次应用的整体目标。

王小梅举例说:“例如报账系统,系统会主动介入到前端管理,对涉及报账多的环节进行合理性核实。再如采购和预算、资产系统相关联,临近或超出金额临界点系统就会进行报警,此时,财务处就会与后勤服务处等相关处室进行沟通,规范相应工作。”

王小梅提及的报警来自于财务大数据平台的预警监控功能,通过预算执行分析系统与校院项目库、资金计划审批、财务报销管理、账务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基建项目等建立关联,实时自动计算和反映预算执行进度,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监控,并可显示预算指标执行明细、预算指标余额、预算执行分析等情况。

“有了预警监控功能,在进一步提升资金监管的同时,实现了对业务部门预算绩效情况的把控,进而做出有效举措敦促业务部门项目经费的合理支出。”王小梅说。

业财融合挖掘数据价值

校院财务大数据平台不仅在规范流程防范制度风险环节上发挥着作用,在实现业财融合、提质增效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王小梅介绍,在财务大数据平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财务部门人员深入业务一线了解业务开展、收支等情况,通过前期介入,对该业务进行全方位了解,进而实现财务工作对业务处室的预算指导,帮助他们更专注于本职工作。

“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就能为财务部门所用,回头看预算制定的合理性。”王小梅表示,可以运用平台的财务大数据查询分析板块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进而助力科学决策。通过对所有部门所产生的财务标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在面向不同使用者时,提供个性化需求。”王小梅举例说,如果校院领导想关注当前的预算绩效情况,就可以通过该模块实现实时了解,并做出科学决策。

受益于财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前瞻性,2021年,校院成为福建省增值税电子发票电子化报销、入账、归档首批试点单位,依托校院内部控制数据平台的电子会计档案系统顺利通过了省档案局、税务局、财政厅、商务厅验收,起到了很好的先行示范作用。

今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相关负责人到校院进行调研,重点了解了校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有关情况,对其取得的成效经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校院对内控建设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务实、成效明显、同行领先。

对此,王小梅备受鼓舞:“今年,财政厅提出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一体化的时候,校院内控系统就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建设,走在了政策前面,如果没有与业务处室进行充分沟通的话,是实现不了这样的预期。”

未来,王小梅希望,财务大数据平台要实现不断优化,统一数据标准,打通与主管部门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最后一公里”,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财务部门主观能动性,挖掘数据价值,更好地服务校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