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理论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16 22:15  来源:  作者:

国务院国资委于2022年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企业财务建设总规划图和总路线图,并着力推动财务管理理念、机制、组织、功能手段四大变革。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数字化嵌入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体系的方方面面。智能财务是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可彰显出一定的客观性和战略性。伴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涌现,搭建企业智能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个性化企业数字管理模型,已经迫在眉睫。这也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理论空间。集团型企业搭建会计信息化与智能商务平台,可有效融合大数据再造技术,发挥大数据整合数字技术和财务领域的基础建设效应, 凸显智能财务的价值创造能力,揭示大数据环境下集团型企业所面对的转型路径。要想有效洞察财务数据中的规律,发掘隐藏在海量企业经营数据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考虑经营管理关联效应,促进智能财务系统智能化创新也成为必然。

财政部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对会计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加速会计数据要素利用和流通,提升会计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获取能力,有效发挥会计在宏观经济管理、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迭代,需建立结构化、平台化的智能框架和数据共享机制,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和信息体系一体化建设,加速大数据智能化步伐。伴随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商业形式的逐步涌现,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交融以及会计和财务融合研究的基础上,应积极提升大数据融合能力、高性能计算处理能力,为实现智能财务转型明确前进的方向。构建智能财务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智能化技术与财务领域的融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以计算机技术、会计理论与技术为支撑。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业财深度融合,因此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的领导人数字经济特别会议上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当前,应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我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智能财务转型是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财务转型的有利时机,应加速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延伸,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一是以创新增强智能财务的发展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查特菲尔德认为,“会计的发展具有反应性”,创新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创新点就越多样化。智能化转型的本质是数据技术驱动的智能升级,应积极推进作业管理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的流程化、财务信息的智能化,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为财务智能化变革提供信息支持。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工具,有效筛选和整合信息数据,激活智能财务技术来源,融入大数据分析思维, 真正实现管理智能科学性、决策智能合理性,增强智能财务发展的内动力。

 

二是以协调促进智能财务的发展平衡。国家发改委以经济转型、增效发展为总纲, 旨在加快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要求企业提高政治站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理念,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推动会计理论创新,发挥会计改革的导向作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引领当代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注重协调发展,构建系统化的智能体系,再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多源异构的数据模块,融合大数据促进绿色会计、环境会计学的拓展。提高循环经济与管理会计体系的适应性,构建智能财务转型的全循环流程,根据数据智能分析的结果,准确引导企业生产的有序管理,实现业财深度融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均衡配置信息资源,加强会计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推广,将智能技术贯穿于企业发展及行业对标的全过程。充分考虑环境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智能财务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企业的经济系统衍生性,把握物质循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经济规律,促使企业和经济平衡发展,促进智能财务系统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

 

三是以绿色提升智能财务的发展品质。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存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绿色会计将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传统的会计学原理相结合,形成绿色智能发展的基础。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基于数据拓展智能会计的主体范围,进而构建绿色会计的原则与准则。财务智能化管理以业财融合的思维模式为基础,智能财务场景的实现关键在于互联网技术和云端思维的应用,智能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关键在于数据的聚类分割。以智能财务管理平台为依托,加强分类智能预测、关联数据分析,促进业财数据的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强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治理与预测能力,提升数据资产使用效率。财务智能化是一项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相融合的系统工程,通过财务流程与业务管控的融合,可有效提取客户的特点和偏好,实现业财数据的智能化和集成化。提升智能财务的决策支持能力,增强智能财务与绩效评价的融合,实现财务业务流程全自动分析和处理,统筹协调、高效决策,加快会计改革促进智能财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四是以开放推动智能财务的发展融合。 对外开放是促进智能财务国际交流新格局形成的关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现状调查报告》指出:智能财务运用最多的领域是财务智能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融合。探索中国特色的智能技术、智能财务、智能服务、智能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新型商务智能模式,采用动态发展的理念搭建新型财务智能系统。发挥数据要素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中的联动作用,增强系统架构的开放性。在推动集团公司智能转型过程中,形成交替的业务模式、开放的商业模式、新型的业态要素,从账务集中处理中心向开放的数据中心演进,不断拓展共享边界、提高共享效率,协同企业管理变革。

 

五是以共享引领智能财务的发展方向。智能财务转型发展是系统性、全局性的组织变革。财务智能是当前“大智移云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与财务领域最新的融合研究,未来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发挥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平台的作用,通过智能财务的业务层实现智能管理的全面性,重点研究新一代共享技术对会计和财务领域的影响,探索我国智能财务的实施条件和发展路径。探索财务合力的智能审计新方式,创新智能财务数据治理思路,建立智能财务绩效优化评价体系,完善风险控制与指标预警管控,推进财务共享平台和财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探索依托财务共享平台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高效融合数据仓库,构建业财一体化模式,突显数据共享的价值。

来源:财会月刊  作者:田高良 张晓涛

(责任编辑:韩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