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会计记录的工作占比逐渐降低,价值、风险、绩效、决策等管理在日常工作的占比逐渐提高。从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到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均在影响着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提出,也让更多财务人员深入到国际化浪潮中,语言、准则、法律法规等影响和推动着会计工作的发展……
学习、接受并融入到当前发展的趋势和浪潮中,才可以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
10年来,我的工作内容和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国企、民企再到外企,从企业会计、资本运营、投资机构到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每个变动都是一次新的学习。
企业财务和会计不是单一的工作,企业财务工作涉及面较多,不仅是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还需融入到公司业务中。
我曾在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公司境外财务管理和资本运营工作。那时,刚从常驻3年的新加坡回国,并完成ACCA全部考试。因此,公司“走出去”的财务工作决定由我执行,公司管理层从战略角度考虑,准备在全球寻找目标公司,不仅要对公司技术体系进行补充,还要保证集团公司全球化布局。
作为一名财务人,作为一名并购项目执行的具体负责人,我需先理解基本的技术需求。
技术需求是目标公司选择的重要基础。在公司技术专家的科普下,我学到了专业技术知识,并通过各种渠道筛选目标公司,包括技术专家与中介机构推荐,最终通过网上搜索到的技术文献综述,将目标公司锁定在了美国私人公司和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从投资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考虑,公司管理层选择了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
了解到目标公司也有引入投资方的需求时,我们组建了工作小组,引入国际律师团队、专业会计机构以及外聘的技术公司,从技术、法律和财务方面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同时,我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进行商务条款的谈判,了解市场、了解目标公司需求,掌握谈判节奏,做好价格磋商,与技术专家公司、法律团队和会计专业团队进行日常对接,了解尽调过程中的问题,尽可能将问题和风险化解,确保公司利益,实现与目标公司的多赢。
离开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时,这笔投资在3年内大概实现了7倍的收益。这项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会计是公司运营管理的基础,但要做好公司战略和并购等资本运营工作,还需要结合市场、法务、技术、估值、语言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会计不是孤立的,会计工作与其他企业内部、外部资源有着深深的联系。
后来,我从国企跳槽到投资机构。此时,我的关注重点不仅是历史数据,更多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的价值不再是账面价值,而是未来可以创造的价值。
从之前所做的境外并购、国内投资经验来看,我认为,财务人更应从投资者的角度关注一家企业,关注公司成员企业与公司主营业务的协同,公司的资源配置是否可以更好地驱动未来发展,公司的市场以及公司的竞争力、公司估值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赋能可以推动公司的发展,这些并不是会计制度和准则所能解决的,但最终需要从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因此,需要转换思维的角度。
为护航企业发展,会计人员要做好复合型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如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结合起来;要提升自身国际化能力,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要了解业务、熟悉业务,储备会计工作以外的知识,做好会计支持管理决策的准备。
每一名会计人都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推动者或者跟随者。关注会计行业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参与到会计实践中,与众多同仁和领域内专家互动和交流。从小处着手,逐步推动会计的升级和变革。
(作者系缅甸亚洲世界公司首席财务官)
(责任编辑: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