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其实对预算的理解深度存在一些缺陷。什么是缺陷?就是应该考虑而没有考虑的问题。
下面就来说说企业做预算必需关注的那些点!
关注1:今年实绩的完成情况如何?完成的比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进行了数据的拆解以及原因的解析?
关注2:解析后,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了没有?外部有市场景气度、行业政策、竞品策略等信息,或者说,你今年业绩完成比例是否有天时的因素,而不是全部归因于你的产品力或者服务力,以及这个解析的影响比例有多少?
而内部呢,更简单些,你的综合运营能力或者说质量、效率,这些对你完成业务的影响有多大?
关注3:有没有今年发现的问题,其实是之前年度就发现了,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顽疾”?这类问题没有解决的原因,是结果没解决,还是因为耗时而目前还处于解决的过程中?这类问题对今年业绩完成影响度有多大?是否可能在明年预算完成过程中,影响比例扩大?
关注4:万事离不开团队。你的团队成熟度如何?稳定程度如何?随着业务目标提高,是否有绩效管理手段的升级,比如多元的激励手段?或者说,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
关注5:明年预算的目标设计得是否过于激进,是否有相应的资源能够支撑?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的头寸、组织运营能力的支撑、目前团队的事在人为的管理能力瓶颈是否存在?
说完企业,再说个人,也就是我们自己的预算。
也许你会问,只听说过企业做预算,还头一次听说个人做预算。好吧,让我说点白话来解释。自己的预算就是:你明年的生活靠什么来挣钱?有没有新的能力输出而获得对价?有没有新的差异化能力,能够支撑这个对价或者你的竞争优势?
说到这里,也谈谈应该关注的那几点吧。
关注1:经济下行下,企业对财务人的要求提高了,但待遇提高得反而不多,那么你能否为了保住这个饭碗而相应提升自己的能力满足老板的要求?
关注2:和你一样能力标签的职场人,身边有多少?有多少还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是否对你有竞争的挑战或威胁?
关注3:你的成长计划想过没有,往哪个方向成长,你现在具备哪些基础能力,以及你的成长速度,是否和企业一样,能够摆脱“竞品”的追赶而成为这条赛道上的排头兵?
关注4:你有没有其他的能力,让你保证在现在这个岗位成为红海后,快速转换到新的岗位,而新的岗位类似蓝海。比如,现在做核算岗工作,而随着成本的投入产出比和核算系统的升级,以及乃至机器人的采用,核算岗的黄昏即将到来之日,你可以轻松转岗到分析岗,照样驾轻就熟进入角色。
这几个关注点,也请各位职场人想明白,这个就是你要做的预算,实际上就两个关键词,预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保障话题。
希望,在寒冬来临前,你已经想明白了这些应该关注的问题。
来源:老吴闲谈
(责任编辑:韩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