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读者问我:“作为一名刚刚毕业步入职场的新人,我平时的工作主要是一些基础会计核算,每天做这些重复性工作,我不知道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想不明白这些工作 的意义何在?”很明显,这位读者对简单重复的会计核算工作充满了抱怨。
会计工作的新前景:管理会计
IT技术一直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会计。我记得20多年前,会计记账还是手工账时代,那时会计人员最担心的就是月末结账,做不平账是常事,能快速找出财务报表不平原因的会计就是财务部的骨干。当会计电算化出现后,烦琐的总分类账、明细账不再需要会计人员手工登记,月末结账只需点一下按钮即可。账不可能做不平了,多少老会计引以为傲的技能没了用武之地。网银出现后,出纳的大部分工作转移到了网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人工智能预计会取代人执行会计核算,企业至少可以减少70% 的会计人员。
说起来让人有些心酸,IT 技术的进步让会计核算变得轻松,也让会计工作一步步走向消亡。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渗透会计领域,上千万会计人员该何去何从?低价值的会计服务不仅没了前途,甚至可能会不复存在,转型无疑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何转型,会计人员未必清楚。最近许多人在讨论管理会计,认为管理会计前景看好,财务会计必将式微。所谓财务会计,就是指做凭证、出报表的核算会计。此外的会计职能差不多都可归到管理会计的范畴。我并不赞成生硬地把会计工作分割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说法。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体两面,不宜割裂而论高下。会计人员在企业的工作大多是二者兼具,只是各有侧重。
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都是从会计核算起步的。一方面,从基础性工作做起可以积累经验,更深入地理解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培养自己的职业敏感,浸淫日久,方得始终;另一方面,从简单工作做起,让自己的小 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领导才会放心安排你做更重要的工 作,才能获得进步的机会。
不可否认,会计核算工作在一点点没落与边缘化。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勇于接受变革,走进业务,跳出会计看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如何实现向管理会计转型
会计人员转型,既可能是会计人员主动为之,也可能 是人工智能倒逼会计人员被动而为之。如何转型,大多数会计人员未必清楚。华为公司曾给财经人员提出过三个转型要求,如下图所示。
一是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型。对于创造性的工作、非规律性的工作,人工智能不能胜任,这需要人的智力投入。经营管理会计就是带有原创性质的会计工作,这将是未来财务工作的主阵地。要守住这方阵地,就需要会计人员主动融入业务,能够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改进经营。
二是由事后财务分析向事前财务控制转型。魏王问扁鹊,你兄弟三人谁医术最高?扁鹊答:“长兄医术最高,中兄次之,我最差。”魏王再问:“为何你最出名?”扁鹊答:“长兄治病于 发作前,人们不知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中兄治病于初起时,人们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我治病于危 重时,人们误以为我医术高明!”
这个故事给了财务人员一个启示,财务工作的重心要由事后向事前转移。财务工作不要总是专注于事后解决问题。即便做得好,也只是给人以亡羊补牢的感觉。如果能设法避免羊丢失,不是更好吗?通过事前的有效预防,避免问题发生, 代价会远低于事后解决问题。借助内控与制度流程建设,通过事先的筹划与预测,别让问题冒头,这是成本最小的管理方式,也是管理会计的精髓所在。
三是工作作风由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型。财务部在业务人员的眼里是后台部门,是“机关”, 很容易与业务起冲突。发生冲突时,财务或许有理,但会让人产生反感。真的无法避免冲突吗?财务对争议事项有 无事先说明、有无培训宣贯、有无例外通道,这都能看出财务是否具有服务意识。
来源:指尖上的会计 作者:袁国辉
(责任编辑:韩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