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第三方专业评估推动营商环境政策更务实管用
2020-08-28 00:00  来源:中国会计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歌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指出,要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以政策效果评估为重点,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
    业内人士表示,《意见》扩展知识密集型的评估行业新领域,利于行业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客观、专业等优势,使营商环境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务实管用。
    为政策执行的
    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政策评估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一方面可以有效推进政策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和制定政策时能够以结果为导向,推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政策评估产业的形成,吸引更多第三方机构参与到政策评估业务中,充分发挥其客观、公正、独立、专业等特点,有效避免政府内部评估避重就轻甚至回避问题、对政策实际影响考虑不周等缺陷,提高政策的公信力。
    中国农业大学会计系主任郑忠良表示,政策评估是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也是客观评价政策效果的重要手段。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政策评估可以有效评价政策的效用和价值,判别各种要素和资源投入的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避免出现人、财、物的浪费,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有效的指引。同时,能够客观检验政策是否落到实处、发挥预期的作用、达到预定的效果,为政策的延续、优化、终止提供决策依据。
    “在政策评估的过程中,专业机构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参与到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的全过程,成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利于更好地发挥政策的作用。”郑忠良说。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表示,通过建立和完善政策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政策评估工作,是新时代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可以在技术层面提高政策制定的专业化水平,为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拓宽评估行业的发展空间
    “《意见》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评估行业的发展空间。”郑忠良表示,《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对重大政策开展事前、事后评估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意味着政策评估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对于评估机构来说,发挥其在评估方面的优势和专长,广泛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可谓顺理成章、顺势而为。
    黄西勤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专业力量,评估行业在参与政策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评估机构的专业独立性判断与政策评估专业性强、独立性要求高的特点相匹配,评估人员多学科的专业背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与政策评估对象的多样性相符,这能够充分适应政策评估的需求,为开展政策评估提供技术保障。
    另一方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政策评估的方法存在很大的相似度和关联性,在方法内涵、使用方式及计算过程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度。比如,政策评估需要以结果为导向,通过设置科学的数学模型测算政策实施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以国众联集团为例,自2014年开展政策评估业务以来,已完成多个产业政策评估项目。”黄西勤介绍,在评估实践中,他们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数据测算工作,主要围绕政策决策、政策目标、政策落实、政策(预期)效果4个方面,对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各项产业政策措施开展综合评估,重点关注政策设立的必要性、政策执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或特定行业领域发展能够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可持续性、政策公平性与普惠性,进而向政策制定者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她同时表示,通过参与政策评估工作,可以促进评估机构高度重视咨询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储备大量不同学科的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技术创新能力,为评估机构开拓业务渠道、做优做强做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既要提升专业能力也需统一标准
    “政策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专业能力。”郑忠良强调,政策一旦制定实施,将会影响到相关各方的切身利益。评估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履行职责的时候,应保持客观中立,恪守职业道德。这需要专业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进一步表示,政策制定不仅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结果也比较客观,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是难点,更是重点。因此,专业机构应积极探索,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合理分配资源提供指引,为客观评价政策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进一步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专业力量。
    黄西勤也表示,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开展政策评估时,要在保持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充分与委托方进行沟通,明确政策制定者立场,尝试从决策者角度看问题,在现实条件下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此外,黄西勤坦言,目前,国内政策评估领域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评估操作规范和评估标准,从事政策评估的第三方机构大多是按照其自身所在咨询领域实践和认知开展政策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参差不齐,执行的评估程序受咨询费用限制也各不相同,评估结果公信力和结果应用性相对较弱。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难以保证第三方评估工作的质量。而从第三方机构自身来看,也存在专业机构和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政策信息的收集手段和信息分析能力、评估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考虑积极推进政策评估标准化建设工作,尽快制定政策评估操作规范和评估标准,规范第三方机构行为,并加强评估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黄西勤建议,可考虑对第三方机构从事政策评估设立行业准入限制,对从事政策评估的专业人员通过开展执业资格认定或考核颁发执业证书并加强执业人员后续教育等方式,提升政策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的整体实力和专业技术能力,进而提高政策评估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