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的大潮,旅游企业该如何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对此,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旅集团”)副总经理郭永昊围绕首旅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介绍了该公司谋发展、促转型的工作蓝图。
集中管理 分类推进
从全聚德到东来顺,从北京饭店到如家酒店,从国宾车队到首汽约车,从康辉旅行社到首都航空,从西单商场到王府井百货,从大兴的野生动物园到南山文化景区,首旅集团已经把自己企业的品牌打造成了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不仅渗入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拓展到了全国的各个角落。郭永昊表示,近年来,首旅集团紧紧围绕旅游6个要素打造相关产品和产业,不断拓展出了“6+2”产业布局,即食、宿、行、游、购、娱乐加上航旅、文旅,就是要把首旅集团真正做成旅游行业的综合性企业。
高速发展的企业,势必要有一套科学、成熟、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为此,首旅集团把集团化统一管控、分板块推进放在财务工作的首位,在旗下19个2级集团公司中都设有专门的财务部门,配备了完整的领导班子,旨在形成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各个板块专人负责、专人主管的工作局面。
资金的集团化管理,强调的是管理的集约和高效,而对于各个板块来说,集团化管控更像是一个大的平台,发挥的是帮助、指导和推动的作用,也更像是一个“蓄水池”,为推动建设新的板块聚集起了强大的合力。
郭永昊称,作为了“6+2”的产业布局里的一部分,下一步,首旅集团将在文化旅游和航空旅游这两个方面集中发力,前期已和海航签署了合作协议,与首都航空增资计划也在谋划推进中。同时,首旅集团还将联手美国康纳斯特集团,在北京通州建设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规范管理 分层防控
随着首旅集团规模的不断增大,业务的逐渐多元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将会是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如何能够守住企业的定盘之星,为可能出现的风险筑牢一面面防火墙,也是首旅集团不断思考的问题。
理念决定认识,认识决定出路。郭永昊称,自成立以来,首旅集团上下把要发展就要防风险作为一种企业共识。大家共同认识到,唯有做到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平衡,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此,早在2013年,首旅集团就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不断建立完善分体系、有层次的集团内控制度体系,把管理理念沉淀与固化,同时举一反三地把管理经验成功复制到新的公司中去。
目前首旅集团的内控制度分为16个体系,囊括了公司治理、战略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同时坚持以风险为导向,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哪些领域会出现风险都配套出台了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
郭永昊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在这16个体系中,首旅集团如同栽下了16棵防风险的树,每棵树都代表着1个子体系。其中,基本制度是就是风险树的树干,管理办法就是树枝,操作细则就是树叶。
目前,首旅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的业务部门操作、合规部门审查和审计部门建立的审计监督等3套防线,正朝着事前有预警、事中有执行、事后有评价的方向稳步推进。这也为企业开辟新产业和新业务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融合对接 创新优化
近年来,“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了财务圈的热点概念。这里强调的就是财务人员在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先导性作用。在郭永昊看来,首旅集团也早就把这个工作纳入了自身工作的一部分。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负责人员,郭永昊对业财融合有着更加深刻的见解。他表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既有合作的关系,也有帮助的关系。大家是同一目标下的伙伴,也是同一战壕中的战友,都是为了企业发展壮大这一目标,也都离不开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这个根本。
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首旅集团要求每一名财务人员树立起业财融合的理念,不仅要注重日常的业务学习,更要了解公司的经营业务,同时还要树立起服务决策、支持业务的理念,及时向业务部门提出专业化的建议,及时向业务人员普及相关财务知识。其次是系统之间的对接。首旅集团及时打通了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种种屏障,直接实现了一个平台上两个系统的数据对接。此举不仅有利于不同的系统数据实现实时交换,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各个业务部门第一时间找到与自身相关的财务数据提供了便利。
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首旅集团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为工作的开展拉开了加速的引擎器。现在,首旅集团所有的会计核算都是在集中核算系统上完成的。在这个覆盖了整个公司、各个板块的工作网络中,集成了日常的会计核算、报表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等功能,也为各项工作搭上了“大数据”的顺风车。
郭永昊介绍说,管理会计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工作。就目前来看,首旅集团根据不同的承载量,建立的10个财务中心、10个数据中心,已经能够完全满足现有财务工作的需要。下一步,首旅集团还将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精准、细化的优化改进方案。